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转变村民生活方式,树立现代生活意识,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垦利区通过“聚、引、转”创新“三个一”工作模式,着力打造“庭院美、生活富、家风好、亲人和、生态旺”的美丽庭院示范户,确保年内完成全区家庭户数中90%庭院参与创建,40%庭院建成“美丽庭院”,5%庭院达到示范户标准,让一户一景成为“人居环境整治”大舞台上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聚——多举并错,唱响和声,坚持创建一盘棋。领导重视,周密部署。区委、区政府领导对“美丽庭院”创建工作高度关心和支持,将创建工作纳入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总体方案,列入区委、区政府督查考核内容,同时区委分管领导亲自召开调度会调度创建工作进程,形成自上而下管理态势。党建引领,支部带头。按照“支部是龙头,妇联是凤头”原则,率先在村“两委”家庭进行创建并开展评比活动,通过村“两委”带头,营造“人人动手、家家参与”的良好氛围,真正使争创“美丽庭院”成为行动自觉。购买服务,广泛宣传。通过聘请专业团队,入户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指导、创建宣传、创建培训等系列活动,累计开展用品收纳、创意设计等培训16期,推送宣传消息800条,发放宣传纸2000余份,创建市、区、镇、村四级星级示范户4569户,促进创建工作专业化,普及化,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方联动,齐抓共管。变妇联“独唱”为全区“合唱”,与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局、电视台等单位联合,开展了“村两委美丽庭院创建评比”“最美家庭——聚焦幸福”摄影、“小手拉大手”“录制宣传录音”等活动,实现了广大家庭从“要我建”到“我要建”的思想观念转变。
引——示范引领,典型带动,形成标准一把尺。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通过专业机构设计指导,打造示范一条街、创建特色亮点庭院,在保留原有的红砖墙、水泥面的基础上,注重‘乡土味’,精心绘画设计,保留住乡村风貌,分别打造党建、童趣、3D等不同庭院风格。以永安镇二十师村为试点,指导打造了以“乡音”“乡味”“乡俗”“乡田”“乡趣”为主题的农家美丽庭院示范户:在饲养家禽的农户家中,以“乡趣”为主题,让庭院呈现出几名农耕的生机农趣;在饭店商户家中,以“乡味”为主题,让庭院谷物食材乡味弥漫;在艺术团成员家中,以“乡音”为主题,让庭院呈现出喜鹊飞舞乡音环绕的美好景象。以董集镇东韩村为试点,打造了“示范一条街”,根据每户家庭特点,把昔日暴露在墙外的普通天然气管道,精心设计,扮成美妙装饰图;把废旧木材巧妙利用,打造成精美板凳与栅栏,既降低成本同时,将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通过示范镇街的创建,因地制宜巧利用,形成人人都是设计师、人人都是园艺工的浓厚氛围,让庭院建设由“一处美”到“一片美”,“一村美”到“村村美”,使“美丽庭院”成为绽放在“美丽乡村”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转——创新形式,灵活就业,开辟致富一条路。垦利区将“美丽庭院”创建定位不仅要实现“视觉美”“庭院净”的效果,更要突破“生活富”这一深层次创建目标,力争把农村打造成“美丽经济”的前沿阵地,把妇女培养为“美丽经济”的主力军。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脱贫攻坚战略部署,把妇女灵活就业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妇女的一项重大举措,让闲置在家的农村妇女在兼顾家庭的同时创业增收。通过购买服务、聘请讲师、手把手教学等形式,开展农村妇女手工编织居家灵活就业创业项目,发展农村妇女“家门口”经济。通过购买汇智达专业服务,在全区范围内为农村妇女进行免费手工编织培训,在教会妇女手工编织后,长期收购手工艺品,形成固定产业链,为提高本村农村妇女、老人经济收入,解决闲置劳动力等问题,为农村妇女开辟了一条手工编织的创业致富路,让普普通通的“小手工”,成为农村妇女们身边的“大事业”,集中发挥了农村妇女集中优势,让“庭院经济”活起来、转起来,用双手“编织”美好生活,推动了美丽庭院创建工作的转型和升级。
作者: 孙立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