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定陶区黄店镇槐树刘村的麦田上空,一架满载药剂的植保无人机在飞防人员的操作下,按照设定的路线和高度低空飞行,向下均匀喷出药剂水雾,精准进行飞防作业。
据了解,与传统人工喷洒相比,植保无人机通过北斗导航定位,空中精准作业,不仅避免了喷洒不均匀、踩踏伤苗等问题,还实现了病虫害防治与药剂的精准投放,大大提高了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有效遏制了病虫害的发生。
“当前小麦正处于拔节期,对温度变化很敏感,突然降温后,小麦的抵抗力下降,像纹枯病、锈病等病害容易乘虚而入,我们要抓住气温回升的有利时机,利用无人机喷施叶面肥,提前预防和控制病害,确保小麦健康生长。”黄店镇农技人员康钦海一边查看苗情,一边耐心地向农户讲解小麦春季管理要点。
“我种了200多亩小麦,每年最担心的就是气温变化导致小麦减产。”槐树刘村种植大户常桂良站在田埂上,望着正在作业的无人机感慨道,“今年有专家现场指导,提前用无人机喷药预防,心里踏实多了。这无人机效率真高,大大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近一段时间,气温变化较大,给小麦生长带来一定挑战,随着天气逐渐回暖,我们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应对,并利用无人机高效开展‘飞防’作业,为夏粮丰收保驾护航。”黄店镇副镇长郑全友说。 (通讯员 贾舒 记者 刘卫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