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鲍沟镇,文化广场上孩童追逐嬉戏,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老人围坐听戏,志愿服务队穿梭在街巷开展暖心帮扶…… 一幅幅文明和谐的生活图景,正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深入推进徐徐展开。近年来,鲍沟镇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为核心,构建“阵地全覆盖、服务精准化、活动接地气”的文明实践体系,让文明新风浸润乡村角落,点亮群众幸福生活。
建强“主阵地”,打造群众身边的“精神家园”。“现在家门口就能学技术、看演出,比以前热闹多了!”鲍沟镇坝前村村民王大姐指着新建的文明实践站感叹。鲍沟镇按照 “统筹规划、资源整合、共建共享” 原则,高标准建设 1 个镇级文明实践所、66个村级实践站,配套打造 “理论宣讲室”“非遗工坊”“农家书屋”等功能区,实现“15 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全覆盖。镇实践所还开设“周末课堂”,免费提供书法绘画、手工编织等课程,真正把阵地建成聚人气、暖民心的“精神加油站”。
织密“志愿网”,架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梁”。“李大爷,您的降压药快吃完了,今天帮您捎来了。” 每周三,鲍沟镇“银龄互助”志愿服务队队员都会准时敲响独居老人的家门。该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组建理论宣讲、助农增收、养老助残等志愿服务队,构建起“群众点单—实践所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闭环服务机制。在田间地头“田秀才”农技服务队开展“订单式”培训,去年累计举办大棚种植等讲座30余场,带动 200 余户村民增收;在留守家庭“爱心妈妈”团队定期陪伴儿童读书、辅导作业,为 留守儿童建立“成长档案”;在人居环境整治一线“生态卫士”志愿者每月开展“清河行动”,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深耕“文化田”,奏响乡村振兴的 “文明乐章”。每逢传统节日,鲍沟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便成了欢乐的海洋:舞龙舞狮、戏曲展演、非遗手作体验等活动轮番上演,吸引周边村民扶老携幼前来。鲍沟镇深挖本土文化资源,开设“非遗传承课堂”,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同时,创新开展“我们的村晚”“乡村阅读季”“广场舞大赛” 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生活,更凝聚了人心,让文明之花在乡村绽放。
树起“风向标”,培育向上向善的“文明风尚”。“村里评选‘好婆婆好媳妇’,我们全家都跟着光荣!”在鲍沟镇赵庄村“道德模范表彰大会”上,获奖村民张阿姨难掩喜悦。该镇以“身边人讲身边事”为抓手,常态化开展“鲍沟好人”、“美丽庭院”、“好媳妇好婆婆”评选,让榜样事迹看得见、学得来。针对农村陈规陋习,各村修订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推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新风浸润下,邻里互助、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等美德在鲍沟镇蔚然成风。
从“送服务”到“种文明”,鲍沟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正以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改变着乡村面貌与群众生活。一幅产业兴、生态美、乡风淳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加速铺展。如今,文明实践已成为鲍沟镇的亮丽名片,更是群众触手可及的幸福源泉---在这里,文明不仅是墙上的标语,更是浸润生活的温暖,是邻里互助的温情,是迈向美好未来的坚定步伐。 (通讯员:徐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