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春分一到,雨霁风光,岸柳青青,莺飞草长,燕子北归,小麦拔节,油菜花香。在花园社区大地上,各项农业生产工作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农民用汗水在浇灌田野,仿佛丰收的景象已在眼前。
冷村流转土地150余亩,承保村道路两侧,用来种植红橡,打造高标准红橡基地。“虽然种植红橡的投入成本比较高,但是发展前景比较乐观,几年以后就能见到不错的收益了。”投资商袁经理自信地说。冷村外出务工人员比较多,留在家里的群众大多年龄比较大,种植理念落后,仅靠种植小麦、水稻,收益甚微。村民王大爷高兴的说:“如今把土地流转出去,不用干活就可以坐在家领钱了,孩子们在外打拼也不用太牵挂我们了。”
于庄村的蔬菜大棚内,黄瓜经过三个月的生长刚刚开始上市,鲜绿的黄瓜上晶莹剔透的露珠还未散去,一朵朵小黄花在绿油油的叶子映衬下,显得更加光彩夺目,如今的黄瓜供不应求,虽然是生长初期,产量不高,单是因为价格比较好,一天也能卖到1000元左右。于庄村共有黄瓜种植大棚30个,面积约40亩,仅大棚黄瓜一项的收入就在100多万元,已初步实现了规模生产。
走进颜庄村颜晓明的茶树菇大棚内,一个个菌袋整齐的放在生长架上,这是他为高效利用土地琢磨出的新办法。他种植茶树菇有7年了,最初在家搞养殖,后来为了响应环境保护的号召,开始搞起了现代农业。用他的话说:“我现在种植的茶树菇有10亩,在家门口就可以卖到济南、上海等大城市,每年的收入不比外出打工少,这样还能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这样的小日子,一家人都过得很幸福。”
西北湾草莓种植户徐勤浩的草莓大棚内,一垄垄绿色的秧苗生机勃勃,叶子中间绽放着一簇簇白色的小花,花朵下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红玛瑙”散发出浓郁香味,洋溢着一番“乱点碎红草莓香”的浓浓春意。徐勤浩作为新型职业农民,今年种植了20亩草莓,因为选择了优良品种,再加上种植技术先进,草莓品质比较高,主要销售到上海、浙江等地的烘培坊,高出当地的收购价。徐勤浩又投资200万元,建设了集草莓收购、加工与一体的生产车间。他说:“以前把草莓卖给客商,高额的利润都被他们赚了,现在自己建起了加工厂,就能更好的带动群众种植高品质草莓了,群众也能卖个更好的价钱了。”
近年来,花园乡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推动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乡政府出台奖励补助政策,加大帮扶力度,鼓励农民投身现代高效农业,助推该乡由农业大乡向农业强乡转变。(盖云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