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煤炭工业“两化融合”示范矿井、全国首批“冲击地压防治示范矿井”、首批国家最美矿山......
在孔孟之乡、南阳湖畔,有一座享有诸多荣誉称号的年轻矿井,以朝气蓬勃的姿态为共和国能源大厦添砖加瓦,它就是山东能源兖州煤业济三煤矿。20年来,济三煤矿稳步发展,始终保持高产高效,累计产煤过亿吨,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如今,乘着新时代的东风,济三煤矿加快发展步伐,一座智慧、安全、绿色的现代化矿井焕发着新风貌。
智慧矿山成“引擎”
“截至目前,我们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已累计生产原煤270万吨了。”济三煤矿采煤副矿长魏文辉介绍着矿井智能化建设情况。
今年年初,八部委下发了《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煤炭行业智能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而早在多年前,济三煤矿就已较快迈开了智能化矿山建设的步伐,于2018年建成了第一个智能化综掘工作面,2019年第一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建设成功。
“当前,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已实现了煤机记忆截割、液压支架单架/成组自动跟机移架、推溜、收护帮等功能。而且通过井下智能控制中心将工作面三机、采煤机、泵站等设备有效融合,可以对工作面煤机、刮板输送机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实现远程和故障诊断。”魏文辉介绍道。
在掘进工作面方面,济三煤矿按照采掘工作面减少作业人员、实现智能化掘进的要求,稳步推进智能化建设,当前已具备综掘机远程遥控截割、综掘机电控系统部分故障诊断、存储、分析等功能,智能化各项功能应用实现常态化,达到了掘进生产过程少人化、无人化作业。
据了解,济三煤矿除建成智能采煤工作面、智能掘进工作面外,智能运输系统、智能机电系统、智能选煤系统、智能调度信息系统、智能通风系统、智能排水系统也已建成,智能化矿山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促进了安全高产高效水平持续提升,全员效率最高达52吨/工,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为煤炭行业特级安全高效矿井。
防冲治冲促安全
冲击地压问题危害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山东所辖煤矿大多存在冲击地压现象,如何监测防治冲击地压是山东煤矿需要面对的问题。
“在冲击地压防治方面,我们始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控为主、防治并重’的理念,坚持‘区域先行、局部跟进、分区管理、分类防治’原则。”济三煤矿矿长邢天海介绍,济三煤矿从管理、技术、装备、培训四个方面入手,形成了“合理设计、专家评估、综合监测、科学治理、注重防护”五位一体的矿井防冲管理体系。
据了解,2009年济三煤矿就已开发应用了应力在线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回采工作面前方300米、掘进工作面后方200米的煤体应力变化;2010年,装备了波兰“SOS”微震监测系统,目前装备26个通道,布置25个微震测点,可覆盖所有采掘工作面。当前,济三煤矿引入了KJ551高精度监测系统、矿压大数据监测系统、矿山振动波系统,将监测数据融入到多参量综合预警平台,通过多参量综合分析,可实现对矿井灾害的预警预报。
针对冲击地压防护,济三煤矿采区限制推进速度、合理布置设备、加强回采工作面顺槽支护、落实物料固定和防崩、加强个体防护等措施,严格落实“三限三强”(限采深、限强度、限定员,强支护、强监测、强卸压),确保矿工生命安全。
济三煤矿在充分做好当前防冲监测、治理的同时,不断探索防冲新技术,据悉近期将实施掘进工作面应力集中区主被动反演超前探测技术和高压水射流钻割一体化煤层主动泄压技术,进一步提高冲击地压防治水平。
绿色矿山换新颜
“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绿色开采、资源节约、环保友好’的发展模式。”邢天海介绍着矿区生态文明建设情况。
多年来,济三煤矿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文化底蕴和区域生态优势,自觉履行环境保护和治理责任,积极打造生态文化、绿色洁净生态园、循环利用产业园、青山绿水工业园、低碳发展示范园、平安富美和谐园“一化五园”生态文明矿井建设,矿区绿化面积达到23万平方米,形成了碧水环绕、绿树掩映、四季长青的崭新形象,先后获得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等荣誉称号。(李志勇 张华伟) |